这两天,小编一直反复提到我国医疗痛点: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和医学信息化薄弱……
这造成大量患者涌向大城市专业医院,排队、等候、费用高等问题也接踵而来。
为解决看病难等问题,政府提出了医联体的新概念,期望可以实现大病小病的分级诊疗。
医联体的颠覆点在哪儿?
简单来说,医联体的建立,希望可以“大手拉小手”,由一家有实力的大城市三甲医院联合几个三级、二级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签约,共同组建一个联合体,通过分级诊疗,以期实现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愿景,实现有序的就医新格局。
可以说,让技术跑,而不是让病人跑,是组建医联体的最初目的。这也决定了医联体最终是否可以遍地开花,除了政府,互联网医疗公司责无旁贷。
而在医联体的模式下,互联网医疗公司究竟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
如何让技术真正跑起来?
以“河南省人民医院为主导的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体系”为例↓
该平台的功能模块除了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远程教育、远程预约、远程诊断(病理、超声、心电图)、远程会诊(门诊、病房、会诊中心)、远程监护(手术、麻醉、急救、ICU)、视频会议和双向转诊等。
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学科联合体的概念,即在平台上面可以把河南省内各个学科的医生全部纳入进来,可以进行学习、培训、认证。上线已有半年时间,对接了河南省108家县市级医院,会诊产生了10000多个病例。
而该项目是由互联网医疗公司——卓健科技提供全程技术支撑。
所以,通过政府与互联网医疗公司两者的互相配合,才有可能打破僵局,改善基层医疗设施、服务和医疗水平……让技术真正跑起来。
此外,医联体还具备哪些优势?
开展多项协同诊治,助推医疗资源下沉
医联体建设可以方便上下级医院开展多项协同诊治,如远程危重病会诊、远程视频门诊、远程病理/心电/影像诊断、远程监护和远程手术指导等。
以远程B超为例,上级指导医生可直接看到B超画面,并指导下级医生如何操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专家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患者在家门口看好病。
远程B超指导
简化诊治流程,提升治疗连续性
在传统医疗中,上下级医院间的转诊需要经过电话联系、确认床位、确认时间等多重步骤,并且需要患者三番五次奔波医院,而医联体建设可以利用平台化、信息化方式实现上下级医院的一键无卡转诊,省略重复的门诊、急诊过程,实现诊断的连续性和治疗的不间断。
大数据云支撑,提升基层诊治水平
另外,医联体平台背后还有强大的临床资料库予以支撑。上万个结构化疑难病例讨论视频、上千个教学视频、数千个典型影像资料及上千个典型病理图片全部开放共享,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大有裨益。
强大的临床资料库
当然,无论是自上而下的医改,还是互联网医疗,单独某一方的努力都很难改变今日中国的医疗格局,唯有两者互相配合,才有可能打破僵局,找到突破口。
而互联网创业者,只要抓住医改所打破的缺口,利用自身的优势,必定会乘风破浪,颠覆原有僵化的医疗,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