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邦泰 解决方案 新闻中心 合作医院 加入邦泰 联系我们
[ 发布时间:2016-08-22  作者:  来源: ]  

2012年的互联网东风吹绿了困境中亟待解局的传统医疗市场,一大批互联网医疗企业迅速崛起。

一年又一年,这其中的佼佼者已渐渐做大,攻城略地占领市场,活跃在互联网医疗改革第一线。

而最早以“天之骄子”之态敲开互联网医疗大门的一代产品——掌上医院APP,它的现状又是如何?

风水轮转,日新月异,有人怒喊“APP已死”,有人说掌上医院渐已式微,它的表现究竟怎样? 


掌上医院已成标配

智能导诊、预约挂号、在线支付、查报告单、科室医生查询……这是最早期掌上医院具备的功能,正是这些最为实用的功能打开了互联网医疗的市场。

如今,放眼全国医院市场,未做掌上医院开发的大型三甲医院已在少数,掌上医院似乎已经成为了各大医院的“标配”。

640.jpg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办主任赵大虹认为,掌上医院平台是对医院服务的最好补充,让患者得到更方便的医疗服务,快捷地找到医生、快速做出诊断、及时离开医院。 


“加强”、“定制”是关键词

既然功能如此实用,覆盖面和患者接受度也颇高,那为何诸如“开发APP不如做个公众号”的声音仍不绝于耳呢?

这就不得不提一提微信服务号和支付宝服务窗对掌上医院APP的冲击。同样整合预约挂号、查单、支付等基础功能,而前两者的应用服务更“轻”,不用下载安装、不占内存空间,当功能内容变得同质化,轻应用便更受用户青睐。

面对市场竞争态势,作为掌上医院的“代言人”,卓健科技创始人兼总裁尉建锋认为,APP仍有存在的价值,尤其对大医院来说更是如此。

“自有App对于手机功能深入叠加、医院形象塑造、口碑树立都有价值,所以好多大医院还是愿意找我们独立开发应用。当然,微信、支付宝作为天然大用户入口,推广简单,但功能做不深入。”尉建锋说。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信息中心主任杨杰,他表示,目前他们在掌上医院上只实现了医院、科室、专家介绍以及预约挂号功能。之所以还没有加载更多功能,是因为“在准备加强版的医院APP解决方案,专业深入不足的医院APP存活的难度很大,存在被替换或合并的可能。”

加强和定制成了掌上医院锁定患者的关键。

以全国第一款掌上医院APP——掌上浙一为例,自2012年上线至今,已经历了4个阶段的更迭与功能创新。从基础的挂号、查单功能,到随访服务、住院服务的加入,再到今年将新上线的浙一互联网医院与APP功能进行整合,历经几个转身,掌上浙一已成为了功能体系完善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掌上医院应用。

6401.jpg

掌上浙一APP截图

医生端让掌上医院重新发力


随着患者端服务的加深,医患互动增强,掌上医院医生端的患者管理越来越受重视。


54Doctor创始人周鹏远认为,以医院为单位的面对医生的APP将是掌上医院发展的方向,成为医生的移动工具,让其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内部的交互和协作,“掌上医院应该在医生端发力,而不是患者端。”

6402.jpg

掌上医院医生版特色功能 

以医院为基础的个性化方案、持续的应用功能深化、医生端与患者端的无缝对接交互协作,如此种种,或许会让掌上医院焕发出新的生机,想说“APP已死”还为时过早。

文章部分观点整合自《中国数字医学》、《健康界》相关报道。



解决方案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邦泰科技有限公司 站长统计
浙ICP备20002005号-1